落日下的大澳湾 | 摄影:Ivy-蓝蹼
深圳市为有序推进“世界著名花城”建设,增强公众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参与感,自2020年起,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导下,以全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模式,将城市中闲置的公共绿地升级为社区共建花园,同时改造小区、学校、城中村等闲置空间,迄今共落成120个社区共建花园,为居民提供在身边亲近自然的机会,提升了社区宜居性和幸福感。
在这其中,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有幸以NGO的身份参与到社区共建花园工作指引的编制中,从亲自然城市的角度,提出城市小微空间生态品质提升对整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为社区花园提供海绵城市、生境花园等自然解决方案,推动社区、设计师以及更多公众参与到城市生态保护中来。
企鹅花园是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推动的“美丽深圳社区共建花园”在南山区蛇口片区的项目之一。该花园入选2020年度“深圳市社区共建花园十佳花园”。
该项目由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蛇口社区基金会承办,草图营造执行,中国TNC提供生境花园技术支持,蛇口街道及海欣工作站提供政策及资源支持,太子湾学校师生及周边市民参与设计、营建和管养的全流程。
*本文作者陈姗姗作为项目设计师同时是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特将花园的诞生过程记录如下。
01 项目概况
企鹅花园位于望海路旁某居民区围墙外一块三角地内,面积约600㎡,毗邻海上世界商圈,周边有若干高密度居住区与多所学校。
地块示意图 © 引力播种
由于多年粗放管养,在深圳亚热带温暖潮湿的气候下,场地内的植物生长得密不透风,原来公园的园路、椅子以及《企鹅一家》雕塑都被隐蔽其中,时常有老人路过这条长路,却找不到一处休憩之处。由于场地内视线遮蔽,甚至时常有随地大小便、抛弃建筑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发生。然而多年以来,由于较少遭到人为侵扰,这里也成了各种动植物栖居的乐土。那么,如何能够在保留这些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兼顾社区公众的需求,就成为了设计师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设计师对周边居民进行访问后得到的结果 © 陈姗姗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图片)
经过多方讨论,一致将花园的愿景确立为:使久居城市的周边居民能够在安全便捷的前提下,在家门口的方寸间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带来的美好,同时也为这里的“原生居民”们留下继续生活的空间。即为TNC推行的“生境花园”理念,这意味着需要以一种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中少见的低干扰度开发模式对场地进行改造。在TNC生境花园设计工具包的支持下,社区与草图营造、引力播种等专业设计团队以课题的形式,开始了探究: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基底下,在这样的场地现状下,如何实现一个人类和其他生命友好共存的亲自然空间。
02 项目过程
建造一个生境花园,首先需要对场地本身生态基底具有相对全面细致的调查,一个尊重现状、因势利导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对场地中的已有资源了如指掌。
生态本底调查
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不同动物需要的食源与栖地也不同,因此形成了对应的生境差异。了解每种生物适宜的生存条件是生境营造的基础。因此在中国TNC的支持下,社区及设计师团队组织花园周边学校师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
中国TNC团队和设计师一同带周边学校学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 © 草图营造
在前期调查中,场地内观察到约76种物种,在生态本底条件优越的深圳湾与南山区域,该场地600㎡面积内的生物多样性达到了城市街头绿地里少有的高度。其中有约37种植物,乔木主要为榕树、少量小叶榄仁和朴树;中间层主要为簕杜鹃、海芋;地被主要为翠芦莉,常见入侵物种有南美蟛蜞菊、白花鬼针草等。有约39种动物,包含30种无脊椎动物和9种脊椎动物,常见入侵物种有非洲大蜗牛等。不同动物的生境体现出垂直分层的特点。
生境调查结果整理 © 陈姗姗
由于建筑遮挡及乔木郁闭度极高,场地形成了非常明显的阴生与阳生区域,阳生区域的植被种类更丰富,植株生长更健壮,开花量显著增加。
前期生态本底调研的数据为我们了解场地内的物种与对应生境特征提供了重要基础,是后续展开针对性生境设计与营造的依据,也是花园建成后生物多样性检验的参考。
生境设计策略
前期调研与设计工作坊结束后,设计师与参与各方一起,确定各方对花园的期许和诉求,对搜集到的信息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完善与深化,根据生境花园的几大要素,与TNC团队一同确定了后续落地实施的策略,以鸟类和传粉者为目标,针对不同物种营造对应生境,以保护场地内的原有物种,同时选用本土植物,增加花园可持续性。
设计师对场地设计分析表格 © 陈珊珊
在此设计策略下,场地一共分为7个功能区:企鹅广场、阳生植物区(传粉昆虫园)、阴生专类区(蕨类竹芋专类园)、儿童活动区、鸟类生境区,本土植物保育区。
深圳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部分乡土植物 © TNC
鸟类生境
为鸟类提供食源的浆果植物、栖居的高大乔木和灌丛以及浴鸟盆。© 陈姗姗
传粉者生境
为传粉昆虫提供蜜源植物与宿主植物,以及可供栖息产卵的石头与枯叶。© 陈姗姗
两栖爬行类生境
为两栖爬行类动物和昆虫提供庇护的旱溪、卵石以及落叶。© 陈姗姗
微生物及其他昆虫生境
© 陈姗姗
建造过程
打开场地
- 移除过于密实的灌木和地被,将场地打开,创造更友好的城市界面,提高场地的可达性、视线的通透性以及减少蚊虫滋生;
- 修剪榕树枝条,改善乔木的生长空间与下层植物的光照条件。
精细清表
为了保护场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耗时耗力的精细清表:
- 将最内侧的消极区域作为本土植物保育区不做开发;
- 尽量剔除有毒、有毛刺的植物;
- 精心筛选生态服务价值高的重要物种进行保留、保育和移栽。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黄槐决明、海金沙、朴树、海芋 @ 引力播种
零废弃
为了让整体的开发过程也能做到生态友好,本着零废弃、低成本、小而慢的原则,将场地内可利用的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加工、重新统筹安排。
榕树枝再利用于花园围边 © 引力播种
堆肥箱收集落叶,蚯蚓塔收集宠物粪便用来堆肥 © 陈姗姗
自然体验营造
引入安全舒适的停留空间,并激发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亲近、观察、探索自然的可能性,尤其是为儿童提供充满野趣的活动空间。
激发孩子五感知觉的植物群落(从左到右):假蒿(激发触感)、碰碰香(激发味觉)、飘雪(激发视觉) © 陈姗姗
低成本
与高造价、高维护度的市政公园绿地不同,社区花园需要考虑低成本、低维护、具有可持续性的方式。
- 在铺装方面,选择了砾石与松木皮等透水的天然材质,保持水肥下渗的畅通;
- 在植物方面,尽可能地选择生长习性强韧的乡土物种;
- 根据场地的光照、地表径流、地形、微气候等条件制定种植策略。
透水铺装材料 © 陈姗姗
03 参与式共建和可持续管养
企鹅花园从项目启动之初,参与各方通过参与式工作坊,与附近居民和学校师生一起,完成了调研、设计、营建的全流程。目前,花园管养以花园附近的学校师生为主体,结合该校的自然教育课程进行,并以周围居民志愿者为辅,基本实现了花园管理自治。
设计师将花园共建全过程做了个总结 © 陈姗姗
04 企鹅花园诞生记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花园变成了一个能让人与自然共存的空间,许久未露面的雕塑也展现了它美丽的样貌,这个名为《企鹅一家》的雕塑最终成为了花园的地标,孩子们亲切地把这个花园命名为“企鹅花园”。
2020年圣诞节前夕企鹅花园开园了,周边师生、社区居民在花园举办礼物交换活动 © TNC
05 花园建成后回访
花园建成后,环境变得十分舒适宜人。作为使用者,设计师也对花园进行了持续的回访,以期观察其生态及社会影响。
生态影响
花园建成后,前期生态本底调研里的物种仍有被观察到,比如黑眶蟾蜍、变色树蜥、犬蝠、红耳鹎、暗绿绣眼鸟、东方蜜蜂等,还观察到了一些前期调研里没有的新物种,比如无垫蜂、长喙天蛾、报喜斑粉蝶、尖翅翠蛱蝶等。
图片拍摄:陈姗姗、石金泽、吴良早、周瑜、陈书意及周边居民
社会影响
花园经过改造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入花园,尤其是每天放学后形成一个小高峰,丰富了在花园里进行的活动类型。
来花园的居民 © 陈姗姗
设计师回访整理 © 陈姗姗(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图片)
企鹅项目相关参与单位
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蛇口街道办
海欣社区工作站
蛇口社区基金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草图营造
引力播种
深圳市绿地园林有限公司
太子湾学校师生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深圳陆域生态系统调查项目
深圳市源野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后记
中国TNC有幸参与了花园的建成过程,见证了深圳多方参与的创新模式:
政府从政策到落地提供资金支持;蛇口社区基金会、深圳市绿色基金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多家社会组织小伙伴,与TNC共同在其中给予了专业支持,是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年轻设计师们贡献智慧,例如草图营造团队带动学校师生开展参与式设计工作坊,让孩子们对生境有更好的理解;引力播种团队将生境花园的设计最终落地,还有无数个参与了共建的社区居民。
未来,中国TNC希望推动更多小而美的生境在社区中落地,以共建花园的形式逐步织密城市的生态斑块,成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中关键的连接点,疏通城市自然脉络,打造真正的亲自然城市。
基于社区共建花园的亲自然社区营造图 © 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