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环志介绍
来源: | 作者: PFA整理编辑 | 发布时间 : 2022-01-21 | 37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什么是鸟类环志


鸟类环志是根据标记个体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特别是研究鸟类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在鸟类集中的地点(繁殖地、越冬地或迁徙中途停歇地)捕捉鸟类,将带有国家环志中心通讯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固定在鸟的小腿或跗蹠上,然后在原在放飞,以便在其它地点再次捕捉或观察到。无论是再次观察、捕捉并放飞,或偶然发现其死亡个体,都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与鸟类有关的信息。

窄义的鸟类环志,仅指使用金属环的标记方法。这种刻有环志国家通讯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叫做鸟环,一般由耐磨损和耐腐蚀的较轻金属材料(铝合金或铜镍合金)制成。根据各种鸟腿或跗蹠的直径差别,不同型号的鸟环内径大小不相同。带有鸟环的鸟被称之为环志鸟,以鸟环或腿旗(leg flage)为手段研究鸟类运动的科技人员称为环志者。

广义的鸟类环志,泛指各种鸟类标记手段,包括无线电跟踪和卫星跟踪。由于多数鸟类运动范围较大,还有许多跨地区、跨国家迁徙的鸟类,为了弄清鸟类迁徙活动的规律,需要地区乃至国家间的合作。因此,应该科学地管理各种鸟类环志活动。

二、鸟类环志的意义和作用


鸟类环志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从事环志的人员绝大部分是鸟类学工作者或经过培训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业余人员,所以,“环志”较其它任何方法更能确切地了解鸟类的个体运动,环志成果对于保护鸟类及其生活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环志工作广泛用于下列一些方面:

1、可能详细地画出每一繁殖种群的越冬区及越冬种群的繁殖区;

2、找出迁徙鸟的正常迁徙路线,确定每种迁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

3、确定迁徙鸟的一般性迁徙时间表、迁徙持续时间及气候对迁徙的影响;

4、确定每种鸟的平均期望寿命,繁殖开始年龄,繁殖持续时间及最大寿命;

5、调查每年的数量变化,季节性分布及死亡原因,不同季节及不同年份之间种群中幼鸟的比率,监测一些常见的种群变化趋势;

6、环境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等。


总之,环志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资料,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鸟类资源保护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三、国际开展鸟类环志的情况


鸟类环志是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活动,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被环志的鸟类约 500万只,在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开展有鸟类环志活动。


1、北美洲鸟类环志


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鸟类环志始于 1909 年,至 1980 年时,环志人员总数达到3000 人,共环志鸟类 3222 万只, 平均每年环志 120 万只。时至今日,北美洲每年环志数量在

150 万只以上。


2、欧洲鸟类环志


欧洲国家开展鸟类环志的历史较早。自 1963 年起,欧洲鸟类环志联合会开始在 30 多个欧洲国家共同开展科学的鸟类环志活动。

3、亚洲鸟类环志


在亚洲,日本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较早,于 1924 年开始二战期间中断,1961 年重新启动。1972 年日美候鸟保护协定签定后,环志工作由环境厅主管,委托山阶鸟类研究承担鸟类环志

的研究和操作。目前环志研究遍及日本全国,共有 60 个鸟类环志站。


4、大洋洲鸟类环志


澳大利亚的鸟类环志富有特色,由于鸻鹬类在澳大利亚的迁徙鸟类中占有重要比例,澳大利亚积极推行使用彩色旗标配合金属环进行环志的方法,用不同颜色或颜色组合的旗标来代表特定区域。目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这一方法,适用旗标环志的效果也非常突出。


四、我国开展鸟类环志的情况


中国的鸟类环志从 1982 年建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开始,至今已经有 24 年。从 1982 年至1990 年先后建立了候鸟环志站、点 60 处,共计环志了 186 种 6 万多只候鸟,然而到 1993 年左右仅余 9 处,此后几年每年仅环志数千只。从 1997 年开始,中国的环志数量大幅增加到 3万-5 万只,目前每年环志 20 余万只。在近年来新增了 5 个站点后,环志站点总数达到 31个,分布在十几个省区。


在中国与环志相关的机构主要以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和事业单位为主。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热爱鸟类的人士以各种方式参与到鸟类环志中来。

中国的鸟类环志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主管,具体环志业务经林业局委托,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负责。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行政辖区内的鸟类环志管理和监督工作。

1、高等院校


鸟类环志在中国开展之初,一些大专院校就开始参与。同时,一些研究鸟类的教师学者也在运用鸟类环志来开展研究工作,因此高校一直是鸟类环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少高校的教师学者和林业部门的环志站点有着直接的业务往来,对环志站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学校一直在开展环志工作。

2、保护区


许多与鸟类相关的保护区开展有鸟类环志工作。保护区在开展环志工作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保护区的环境好,往往是鸟类集中的地带,另一方面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部门,在业务上也比较熟悉。例如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大连老铁山蛇岛自然保护区等。

3、林业机构


林业部门下属的林场等开设了一些鸟类环志站点,是中国鸟类环志的又一支骨干力量。

 

例如黑龙江青峰林场鸟类保护环志站、黑龙江高峰林场鸟类保护环志站等。


4、组织协会


一些鸟类的组织、协会也积极参与环志,是鸟类环志中的新兴力量。如北京观鸟会、昆明鸟类协会等。


五、环志操作方法


1、捕捉:选择合适的捕鸟地点和时间,利用适当的器具捕捉鸟类。时间:一般选择鸟类迁徙季节,春季和秋季。

地点:内陆地区的环志站点以捕捉雀形目鸟类为主,占我国鸟类环志数量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的环志站点以捕捉鸻鹬类涉禽为主;大连老铁山和山东长岛等环志站点作为猛禽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以捕捉猛禽为主。

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捕捉方法就是网捕,可分为粘网、拉网和吊网等。粘网主要用于捕捉雀形目鸟类,拉网主要是沿海环志站点用于捕捉水鸟,吊网则主要用于捕捉猛禽。

2、取鸟:将捕到的鸟安全地由器具中取出,进行环志或装入鸟箱、鸟袋。摘取方法

a.判断鸟在网中的位置和其入网方向 ;

b.正确持鸟,解开网绳,依照先下肢、再翅膀、后头部的顺序将鸟解出;

c.装入鸟袋准备环志;

d.整理粘网;


 注意事项

a.摘取鸟类时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操作力度走形;

b.摘取鸟类时应尽量避免被鸟抓伤或啄伤,注意对自身的保护;


3、环志:捕到的鸟可在现场环志,或安全运送到就近的工作地点统一环志。按照标准进行测量,并按照要求将测量数据填写在环志表格上。

a.上环,防止测量过程中鸟儿逃逸而没有上环;

b.测量体重

c.依次测量喙长、头喙长、跗跖长、翅长、尾长和体长;


4、放飞:环志及测量后对鸟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如状况良好应立即放飞。


a.环志完毕后,状态正常的鸟类可以就近放飞;

b.状态较差的鸟类,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喂水或救治,救助后待其状态恢复即可放飞;

c.状态较差,无法放飞的鸟类可带回进行喂水、喂食和救治,待其好转后再放飞;

d.放飞时应将鸟放置于地面或置于手掌上,让鸟自行飞离,切不可抛向空中。

 

5、数据汇总上报,在每次环志活动结束之后,应当将填写好的环志表格交给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由环志中心统一保存管理。

6、发现环志鸟类上报,在发现带有环志的鸟类时,应将环志信息及时上报全国鸟类环志中心。